十九大的改善

【发布时间】2017-10-26
 

更稳定的工作——就业好了一切好

去年,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的闫丽丽从县城一家门市部辞职,跑到县城对面山上呆坐了一个下午。“半年都没发工资,弟弟妹妹上学、爹妈看病、自己孩子读书都得要钱,这可咋办呢?”

如今,记者见到闫丽丽时,她正在飞快地加工电脑配件。她对记者开玩笑说:“我们是按件计酬,你采访可要付我误工费哦。”

29岁的闫丽丽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10多年换过10来个工作,当过服务员、卖过保险,但都好景不长,最短只干了两个星期。

去年正迷茫时,她接到了镇里电话:“县里有个工作机会,免费培训,优先贫困户,你来试试不?”

就这样,闫丽丽来到吕梁航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培训会上,她和工友们都惊呆了。“一看就不是小企业,光一个车间都比村里广场还大哩,这回肯定不怕失业了,而且月收入3000来块钱呢。”很快,闫丽丽就发现,200多名妇女工友大都来自贫困户。

这家“大”公司是中阳县的扶贫帮扶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友企业。中阳县委副书记孙燕飞指着公司不远处正在建设的工地说:“那是正建设的吕梁市北航中汇科技孵化器基地,将成为吸纳就业的又一个主战场。十九大召开后,我们中阳将迎来更多大企业,老百姓也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更满意的收入——跨省打工钱包鼓

福建福州,暮色已深。在一家建筑企业做大型机械维修工的甘肃人巩小伟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和老家的母亲通电话。

2000多公里外,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母亲在电话里和巩小伟聊了好一会儿。“现在家里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妈妈也不再心疼打长途花钱了。”巩小伟笑着说。

“我现在一个月收入5500元。”巩小伟说,企业管吃住,宿舍里24小时供应热水,工作、生活环境都特别好。

巩小伟一家四口,父亲身有残疾,家里的五六亩药材地就是主要收入来源。由于产量和市场价格不稳定,收入也不理想。“听说福州企业需要电焊工,而且工资待遇更好,我就想来试试看。”巩小伟说,今年3月,村干部给他带来了新的就业信息。

巩小伟的机会,来自于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十三五”期间,定西市将组织转移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福州市就业,实现“培训一人、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的目标。

目前,定西与福州企业有效对接就业1703人。截至今年8月底,福州企业已发放定西员工工资1085万元,人均月工资3740元。

来到福州工作,巩小伟也有了新梦想。“我正在学习单反摄影技术,以后可以转行,希望我月收入能过万!”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低保成了定心丸

由于父母早亡,齐文都苏这位90后蒙古族女孩由姥姥姥爷抚养长大。回忆过去,她有些哽咽:“全家生计来源只有老人的退休工资,没有田姨帮忙撑不到现在。”

她口中的“田姨”,是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街道新海桥社区党委书记田小红代表。

“得知我的情况后,田姨第一时间带低保专干上门了解,让我及时享受到低保政策,到现在整整8年时间。我考上大学后,还帮我申请到金秋助学项目,学费全免。”齐文都苏由衷地说:“我是共产党养大的娃。”

“我们不过做了些分内事,全靠党的好政策,娃也争气。”田小红说。去年,齐文都苏考上了事业单位,她主动要求退出低保,希望更多有需要的人享受到好政策。

齐文都苏的经历,是新海桥社区社会保障造福群众的一个缩影。

57岁的张俊成也很感激社区。单身独居、经济困难的他,在社区协调下,办了低保,住进了崭新的保障房,“一直犯愁老了怎么办,现在吃了‘定心丸’。”他请人在房门口贴了副对联:“时逢金秋喜迁新居家和欢 感谢党恩安居工程民安乐”,横批是:“共产党好”。

田小红满怀期待地说:“十九大召开了,我们党会出台更多更好的惠民政策,把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小镇能做大手术

81日入住镇卫生院,85日出院。诊断、治疗、胆囊切除手术,前后5天花了500块钱。小医院,花小钱,疗效能保证吗?

见邻居一脸疑惑,安徽肥西县花岗镇的黄玉苍说:“是省里和县里的专家一起给我瞧病!你看我这身体,全好了。”

67岁的黄玉苍今年7月确诊患胆囊结石。对于在哪里做手术,老黄和儿女产生了分歧。

“放心,咱这里也能享受省医院专家诊疗,一名省级医院专家和一名县级医院医生会诊。手术时,县中医院医生现场指导。”花岗镇卫生院副院长徐国梁告诉老黄。

省里医生咋参与?今年初,安徽率先启动省县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省级大医院专家定期来县里提供诊疗服务。

县里医生真能来?去年,覆盖全县的医共体试点正式启动,两家县级医院领衔12家乡镇卫生院、182个村卫生室,组建2个县域医共体,开展驻点帮扶、技术培训。徐国梁说:“黄玉苍的手术就是省里专家诊疗,县里医生主刀。这种点对点指导,让我们掌握了不少新技术。”

对于跟踪治疗,黄玉苍心里也有底。今年她参加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年只用50多元就能享受家庭医生全年巡诊、健康体检等服务。“十九大召开后,我们小镇上的医疗条件肯定越来越好,我是要活100岁哪!”她笑得合不拢嘴。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搬出棚户笑开颜

“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78岁的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居民李秀英笑着说。阿尔山10月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而在老人新家,地热暖得让人感受不到一丝寒意。

“过去住‘板夹泥’土坯房,冬天睡觉得穿棉衣,洗脸水能冻成大冰坨。”老人一家六口挤在24平方米的土坯房里生活了40多年。“做饭取暖一不小心熏得满屋子烟。”老人无奈地摇摇头。

20145月,阿尔山市棚改工程全面启动,2015年李秀英搬进了统一装修的新楼房。50平方米的新家中,电视、洗衣机、电冰箱一应俱全。“街道办事处的党员干部逢年过节还送米送油送水果,”老人说,“我真心感谢党和政府”。

今年50岁的李堂玉,一家四口也曾在不到30平方米的“板夹泥”土坯房里挤了好些年,“屋子年纪比我还大,低矮、不断下沉,采光也差,活得那叫一个憋屈。”李堂玉说。

如今,李堂玉一家搬入了新家,他在家里种起了花,养起了鱼。“现在屋子宽敞亮堂,小区绿化好,道路干净整洁,健身器材齐备,舒坦啊。”李堂玉说。

2014年至今,阿尔山市利用现房安置、期房安置、回购市场存量房安置三种形式,推进棚改户安置工作。累计投资36亿元,已回迁安置1857户。十九大的召开让当地群众备受鼓舞,“我们一定会住得更宽敞、更暖和!”

更优美的环境——青山绿水寿星多

“在长江村,我们小时候的蓝天白云、清水绿草都回来了。”说起这5年的环境变化,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党委书记郁霞秋代表深有感触。

长江村地处长江边,保护好自然生态,守护好长江水,是村里人的坚守。2013年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旧村改造,配套建设农贸市场、观景台、郁金香花园、健身广场等设施。5年来,先后建成了“千亩园林地”“万米绿化带”,绿化覆盖率达50%

“今年,我们种上了50万株郁金香。走进村庄就像来到了一片花海。”郁霞秋自豪地介绍。如今的长江村,“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香”,周边游人纷至沓来,赏花摘果,品味江鲜。

郁霞秋是长江村走出的第一位女大学生,2001年回到村里,带领村企长江润发集团成功上市,市值过百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4万元。

“富裕起来的村民向往更健康、更自信的生活。”郁霞秋说,过去想到农民就是土,提到农村就是脏,都不愿意去农村。如今优美的生态环境、旖旎的田园风光,不仅吸引了外来游客,还给本地百姓带来了健康。“村里有3位百岁老人,70岁以上的老人有500多人。”

郁霞秋说,十九大召开,将给我国乡村带来崭新机遇,更富裕的生活、更优美的环境必然梦想成真。神州大地会涌现更多的“长江村”。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生活好了爱唱歌

“哎呀嘞……砍柴全靠好镰刀,撑船全靠好竹篙……同志哥!党的恩情比山高!”

一见面,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馆长李媛媛代表唱起了这首在老区流行的兴国山歌。“生活好了就爱唱歌,唱歌又让人更热爱生活。十九大召开,让大家对未来更有盼头。”她说。

十八大以来,赣州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基层文化服务量质齐升,百姓生活更加丰富。目前,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纪念馆)覆盖赣州各县,80%以上乡镇、行政村(社区)建有文化活动站(室),《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等一批红色经典精品涌现,文化惠民周、民俗展演、采茶健身操大赛、社区优秀节目展演、民乐合奏展演等20多项文化活动每年都隆重开展……在自家门口,群众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过去,赣州广大乡村一到晚上就冷冷清清,大批文化广场建好后,夜间灯火通明,各类活动热火朝天。赣州市民也能常常欣赏到国家级院团带来的文化产品。”李媛媛说,相信十九大以后,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会更丰富。“建议国家文化项目和资金投入向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助推赣州大力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

 

【附件】
             

版权所有?bt365.com党委宣传部
联系方式:电话 0471-5300185   邮箱:sunnyzhangyuping@163.com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北二环路185号(西)  邮编:010070